环太湖艺术城恽南田艺术高研班(花鸟画)近日举行了教学活动,特剪辑教学片段,与艺术界特别是花鸟界同仁分享,共同为花鸟画艺术的普及与提高作出贡献。
著名花鸟画大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国家画院国画院秘书长,文化部艺术基金会专家。现任中国国家画院花鸟画所副所长,国家画院研究员、大写意花鸟工作室导师、一级美术师,北京市国画艺术家协会副会长。曾执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徐悲鸿艺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等院客座教授。其画风磊磊大方,笔法爽朗沉着,用墨甚精,有古法亦有现代气派。以自然为师,提倡传统经典文化,倡导深入生活、写生创作相结合的艺术主张;一贯坚持对诗词、书法、篆刻的学习借鉴,创造出独具风格特点、生意迥出的大写意花鸟画艺术作品。
陈鹏是当今大写意花鸟画代表画家之一,作为一个特别重视写生的画家,每年“追着花跑”是他的重要任务之一。
陈鹏认为,重视生活,注重写生,是新时代对花鸟画家的要求,也是学习与创作花鸟画的必要方法。写生决定了中国画作品的品味、境界。从他的作品中,也能得到印证。他笔下的鸟结构准确,各具姿态,活泼灵动,极富生命力;所作巨幅向日葵生机盎然,灼华灿然;老梅野逸挺拔,临寒怒放;画胡杨时肆意挥洒、豪情弩张,千年风雪拔地而起的气势呼之欲出。这些,无一不是在师法古人的前提下,通过对自然写生,与自身的笔墨修养相结合而所得。加上常年的书法训练,陈鹏笔笔准确老辣,潇洒野畅,意蕴其中。
在长期写生实践中,陈鹏认为中国画的审美样式绝不是单单借助古人的作品来改头换面,更不能机械地重复和拼凑,艺术家应该具备清醒的头脑和独立的审美意识,只有踏踏实实地学习传统,大量写生积累,才能达到这个目标。
他认为,目前中国花鸟画发展缓慢很大程度与画家不重视写生有关。首先,写生通常面临艰苦的环境和大量的精力投入,其次,面对大自然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没有深厚的绘画功力常常无所适从,不知从何处下手,自然物象往往有其特殊的生长特征,需要画家高度凝练概括最后形成一幅画面,画家需要有深厚的学养功力才得以驾驭,再次,写生需要画家的才情和悟性,用敏锐的视觉观察对象。
正如清代董棨提出画家“笔不可穷,眼不可穷,耳不可穷,腹不可穷”这是对于画家的综合素质的要求。古人由于条件限制,在观察自然的时候基本是“目识心记”,也就是游观、体悟、默记的方式通来实现,才有了黄公望的尽日观山,董玄宰的月下看山,历代名家都有长期的写生经历,整理总结最后方才创作,大量的写生训练,才能锻炼画家的记忆力、观察力和捕捉自然物象的能力。这些能力缺一不可,都是成为一名优秀画家的必备条件。
写生教学中,陈鹏老师践行着他的一套独到的写生理念,讲解植物的生态,生理,示范画法,“师造化”而后才能“得心源”,实践对于画家来说非常重要,特别是花鸟画家,动植物的品种习性千差万别,从什么角度表现,陈鹏老师讲的十分透切。
“人品即画品”,一幅画的雅俗,往往与画家的气质修养是相辅相成的。一个画家深厚的修养学识,来源于广泛的汲取知识,细微的写生体察,经年的勤奋练笔。写生的最终目的是创作。陈鹏认为,中国画的创作是一个“由生而熟”、“熟后而巧”的过程,写意花鸟画强调的写意性,相比形似,更要注重“意”的传达,是对所画物象了然于心从而完成由“写其形”到“传其神”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