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札(公元前576年—公元前484年),姬姓,名札,又称公子札、延陵季子、延州来季子、季子,春秋时吴王寿梦第四子,封于延陵(今常州一带),后又封州来,传为避王位"弃其室而耕"常州武进焦溪的舜过山下。季札不仅品德高尚,而且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外交家。
"北有至圣孔庙,南有季子广场",在两区内,代言常武文化精神的季子广场,将为环太湖艺术城带来文脉标签式的号召力。孔子曾经说过:"泰伯(季札的祖先吴太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司马迁赞美季札是一位"见微而知清浊"的仁德之人。延陵季子广场的设立,同于"季札让国"的历史故事一样,一个溯源主题将余韵不尽。贤者的谦恭礼让、非凡气宇和远见卓知,需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不断传承。
季札是春秋晚期儒家文化的先行者,常州的人文始祖。公元前547年,季札被封于延陵,标志着常州的开埠建邑,揭开了常州有文字记载的历史。2560年以来,季札"诚信、守礼、和善、致用"的品德和精神滋养着常州这方热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常州人,季子与后世灿若星河的先贤名仕共同构筑起了常州龙城的厚重历史和灿烂人文。
季子广场的建设,一方面可以与武进区重点打造的"春秋文化"紧密结合,另一方面,以弘扬季子"诚信、仁义"的人文精神为主,使广场成为承载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人文教育的文化性载体,同时又可成为广大市民进行公共文化活动的一项重要设施。
通过季子广场的建设,以事业文化和产业文化相结合的手法,营造常州"诚信之都、厚德之邦"的城市文化新名片,并且让海内外游客更深入地了解"延陵世泽,让国家风"的常州特有的人文精神和深远意义。
fdsdfs
sdfdfsd